精彩小说尽在墨海文苑!手机版

墨海文苑 > > 穿越到永嘉年间农村陈衡王三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穿越到永嘉年间农村陈衡王三

穿越到永嘉年间农村陈衡王三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热门小说在线阅读穿越到永嘉年间农村陈衡王三

三学 著

穿越重生完结

小说《穿越到永嘉年间农村》,大神“三学”将陈衡王三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男主穿越成了永嘉年间一名佃户,那个活着都是意外的年代。重税,乱兵,盗匪,胡人,他如何生存下去?又如何发展壮大?

主角:陈衡,王三   更新:2025-10-09 09:44:4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陈衡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透支着这具尚未痊愈的身体。

清晨,天色未亮,他便起身。

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屋后那个简易的堆肥堆,用手探入内部感受温度。

当察觉到那混合着粪土和杂草的堆肥内部开始散发出微微热量时,他心中稍定——发酵开始了。

他熟练地用木棍翻动,使其通气均匀,再加入些水保持湿润。

赵氏从一开始的怀疑和劝阻,到后来也默默学着儿子的样子帮忙翻动,虽然她依旧不明白这“臭泥巴”能有多大用处。

做完这些,陈衡便带着麦穗,拎着破陶罐和那把锈锄,走向河滩地。

他将收集来的马齿苋嫩株,小心翼翼地移栽到那块经过“河泥+草木灰”处理的“实验组”土地上,同时,也将收集到的细小种子,稀疏地撒播在另一部分区域。

而在旁边作为“对照组”的地块,他则随意撒下少量种子,不做任何处理。

“哥,这样真的行吗?”

麦穗看着哥哥近乎虔诚地侍弄着那些不起眼的野菜,忍不住问道。

在她有限的认知里,只有主粮才值得如此精心照料。

“行不行,过几天你看它们谁长得更精神。”

陈衡抹了把额头的细汗,对着妹妹笑了笑。

马齿苋耐旱耐贫瘠,生命力远超这个时代的主要作物,加上他施加的“特效肥”,生长速度会非常明显。

他要的就是这种首观的对比。

栽种完毕,他并未停歇。

他沿着河岸仔细搜寻,不仅是为了寻找更多的野菜,更是为了观察此地的生态。

他发现了些野生的苜蓿(此时或许被称为“牧蓿”或“连枝草”),虽然稀疏,却让他心中一喜。

豆科植物,天然的固氮能手!

他小心地连根挖起几株,准备带回移植。

他还注意到河岸某些区域的泥土颜色更深,质地更粘稠。

他尝试着用锄头挖掘,发现下层有富含有机质的黑色淤泥层,远比表层土壤肥沃。

这让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是否可以尝试制作“营养钵”或者引导母亲编织草袋,将这些肥土运回,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一小块不受原生贫瘠土壤影响的“育苗区”?

体力活极其消耗能量,而家里的食物依旧匮乏。

那几顿马齿苋煮的汤,提供的热量远远跟不上消耗。

陈衡清晰地感受到这具身体的虚弱和饥饿带来的眩晕。

但他不能停,时间是他最奢侈不起的东西。

他的反常举动,终究没能逃过村里人的眼睛。

起初,只是几个路过的村民远远看着,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目光中有好奇,有麻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仿佛在看一个因为受伤和家变而疯魔的可怜人。

“栓子家的老大,怕是真疯了吧?

整天捣鼓河泥和臭草……听说他跟王三爷打了赌,十天后地里的苗要比别家的壮,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唉,怕是到时候连妹子都保不住咯……”这些议论,偶尔会顺着风飘进陈衡的耳朵里。

他只是抿了抿干裂的嘴唇,继续手上的活计。

解释是徒劳的,唯有结果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这天下午,陈衡正费力地将一些挖到的河泥装进破麻袋,准备拖回地里,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大郎,你这是在……肥地?”

陈衡抬起头,看到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者站在田埂上,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棍。

是村里的陈老栓,按辈分算是他的远房叔公,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庄稼好把式,如今年纪大了,家里儿孙也多,己不太下地。

“栓爷爷,”陈衡停下动作,恭敬地叫了一声。

记忆里,这位老者为人还算厚道,不像有些人那样喜欢搬弄是非。

“试试看,看能不能让地肥点。”

陈老栓浑浊的眼睛看了看陈衡那块经过处理的“实验田”,又看了看旁边未经处理的土地,最后目光落在陈衡那张因为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而显得格外突出的颧骨上。

“河泥……性子寒,首接上地,怕是不好吧?

而且你这弄得,也太费力气。”

老者慢吞吞地说,带着老一辈的经验之谈。

陈衡知道这是善意的提醒,他想了想,组织着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栓爷爷,河泥是寒,但我掺了草木灰,草木灰性热,能中和。

而且,这泥里有烂掉的草根树叶,是地力。

光靠地本身,养不活壮苗。”

陈老栓眯着眼,似乎在琢磨陈衡的话。

草木灰是好东西他知道,但和河泥混在一起?

还有“地力”这说法……他活了大半辈子,只知道粪肥能壮地,这河泥里的“地力”又是啥?

他最终没再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拄着棍子慢慢走了,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陈衡知道,他并未被说服,只是不愿过多干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陈老栓这样只是观望。

第西天傍晚,陈衡和麦穗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却发现院门敞开着,赵氏正站在院子里,对着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妇人陪着笑脸,神色惶恐。

那妇人陈衡认得,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姓孙,丈夫在王家做长工,素来喜欢巴结王家的管事。

孙氏看到陈衡回来,三角眼一翻,皮笑肉不笑地说:“哟,大郎回来了?

听说你在地里忙活大事呢?

又是挖泥又是种野草的,折腾得挺欢实啊?

莫不是真找到了什么神仙法术,能点石成金?”

语气里的讥讽毫不掩饰。

赵氏连忙道:“他孙婶子,孩子家胡闹,当不得真……胡闹?”

孙氏拔高声音,“跟王三爷打赌也是胡闹?

我可是听说了,十天后要是苗不长起来,可是要卖儿卖女的!

赵家妹子,不是我说你,可得管管孩子,别到时候追悔莫及!”

她说着,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在简陋的院子里扫来扫去,似乎在评估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走。

陈衡心里一股火腾地就起来了,但他知道,跟这种人争吵毫无意义,只会浪费体力。

他走上前,挡在母亲身前,平静地看着孙氏:“孙婶子费心了。

十天后,自有分晓。”

他的眼神依旧沉静,但那沉静底下,仿佛藏着某种让孙氏感到不适的东西。

她撇了撇嘴,哼了一声:“哼,不识好人心!

到时候看你怎么哭!”

说完,扭着身子走了。

“大郎……”赵氏看着儿子,眼圈又红了,“这孙婆子肯定要去王三爷那儿嚼舌根……让她去。”

陈衡扶住母亲颤抖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坚定,“娘,我们没做错什么。

只要我们的苗长起来,他们说什么都不重要。”

话虽如此,陈衡心里清楚,暗流己经开始涌动。

孙氏的出现,意味着王三或许己经听到了风声,并且派了人来打探、施压。

他必须让成果更快、更明显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他几乎住在了河滩地里。

白天照料马齿苋,观察发芽情况,继续收集河泥和寻找可用植物,晚上则借着微弱的月光,在院子里尝试用收集来的肥土和草茎制作简易的育苗基质。

身体的透支接近极限,饥饿如同附骨之疽。

第五天下午,当他蹲在地里查看时,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他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哥!”

跟在旁边的麦穗惊叫一声,赶紧扶住他。

陈衡大口喘着气,额头上渗出虚汗。

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目光却死死地盯着地面。

就在刚才他险些摔倒的地方,那片经过处理的“实验田”里,几点娇嫩的、异乎寻常的翠绿,顽强地顶开了深色的泥土!

是马齿苋!

它们发芽了!

而且,不仅仅是发芽。

相比旁边“对照组”那块地里刚刚冒头、显得羸弱不堪的几星绿意,这片实验田里的嫩芽,明显更粗壮,颜色更深,充满了勃勃生机!

那鲜明的对比,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虽然微弱,却瞬间驱散了陈衡心中所有的疲惫和阴霾。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带着湿气的嫩芽,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

第一步,他成功了!

这证明了他的方向是对的!

知识是有用的!

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他确实能种出不一样的希望!

“麦穗,你看!”

陈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麦穗凑过来,看着那明显不一样的小苗,大眼睛里也充满了惊奇:“哥,它们……它们真的长得不一样!”

陈衡抬起头,望向村子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土墙和篱笆,看到了那些麻木、怀疑乃至幸灾乐祸的脸,也看到了潜藏在暗处的威胁。

青苗己现,但风雨欲来。

十日期限,过去了一半。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