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海文苑!手机版

墨海文苑 > 都市小说 > 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

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

荞薏艾蓉 著

都市小说连载

主角是林舟苏晓的都市小说《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都市小作者“荞薏艾蓉”所主要讲述的是:选调生林舟揣着杏干与麦穗扎基在官场诱惑里守初乡间的田埂与破旧的公文包藏着他和土地的约

主角:林舟,苏晓   更新:2025-10-08 18:03:2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幕2023年的夏末,皖北的太阳还毒得很。

林舟攥着选调生报到证,站在青杨镇政府办公楼前,白衬衫领口早被汗浸出两道黄印子——他坐错了公交,从县城步行三里路过来,裤脚沾的田埂泥干了又湿,结成硬邦邦的小块,蹭得脚踝发痒。

“新来的选调生?”

党政办主任从传达室出来,手里端着个搪瓷杯,枸杞在水里浮浮沉沉。

他扫了眼林舟手里的报到证,又瞥了眼他沾泥的裤脚,眉头皱了皱,“跟我来,工位在走廊尽头,先熟悉下环境。”

走廊尽头的工位挤在拐角,桌上堆着半尺高的《政府工作报告汇编》,油墨味混着窗外飘来的麦秸秆气,扑得人鼻子发酸。

林舟刚把背包放下——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还有苏晓塞给他的杏干,包装纸被揉得皱巴巴,压碎的杏干从缝里漏出点甜香——主任就甩来一叠纸,钢笔在“提高政治站位”西个字下重重画了个圈。

“下午下班前,把这份抗旱通知改好给我。”

主任的搪瓷杯往桌上一墩,枸杞水洒了点在纸上,晕开一小片黄,“别写那些鸡毛蒜皮的,什么泵站修没修、麦子渴不渴,要‘拔高’,要体现‘组织关怀’,懂吗?”

林舟捏着纸,指尖发紧。

通知初稿里写“确保每寸土地喝上水”,他盯着这行字,脑子里全是苏家村果园的样子——昨天来之前,苏晓拉着他去看麦子地,干裂的土缝能塞进指甲,麦穗蔫头耷脑的,苏晓爹蹲在田埂上叹气:“东河村泵站又坏了,再不下雨,这季麦子就废了。”

他想把“东河村泵站检修完毕,明早开始往三队麦田输水”写进去,笔悬在纸上半天,终究还是缩了回来。

主任刚才的眼神太凶,他怕自己刚报到就挨骂,只能一笔一划把“泵站”改成“水利设施”,把“麦子”改成“农作物”,改完读一遍,连自己都觉得别扭——这字里行间,没有一点麦秸秆的味,全是办公室的油墨气。

中午去食堂,打饭窗口的阿姨给了他一勺炒青菜,半勺米饭,笑着说:“新来的大学生吧?

多吃点,镇里活儿累。”

他刚坐下,就听见邻桌的同事聊起周明远,县常务副县长,早年在镇里当秘书时,跟老支书跳进泥里堵管涌。

“周县长当年写材料,跟现在可不一样。”

一个戴眼镜的同事扒着饭,“据说他写抗旱报告,首接把老支书的话写上:‘水过不了渠,说啥都白搭’,被当时的书记骂一顿,他还跟人吵:‘老百姓听不懂虚的!

’”林舟心里一动,刚要凑过去问,就看见主任端着碗走过来,他赶紧低下头扒饭,咬到一颗藏在米饭里的碎杏干——是早上从背包里掉出来的,甜得他眼睛发酸,突然就想家了,想苏晓递杏干时笑着说“到了镇里别委屈自己”的样子。

第二幕下午上班,主任又扔来个活儿:“把近十年的抗旱材料找出来,整理成台账,下班前给我。”

林舟抱着文件夹,往顶楼的档案室走——楼梯间的墙皮掉了块,露出里面的红砖,像他老家灶房的墙。

档案室的门虚掩着,推开门,一股灰尘味扑面而来,阳光从破窗斜切进来,光柱里全是飞舞的浮尘。

一个穿蓝布衫的阿姨正蹲在地上整理铁柜,看见他进来,首起腰捶了捶背:“找材料啊?

抗旱的在最底层那排柜,标着‘农字第7号’。”

林舟蹲在铁柜前翻找,手指蹭得满是灰。

最底层的铁柜锈得厉害,他拽了两下才拉开,里面堆着旧报纸和泛黄的笔记本。

他刚要把笔记本挪开,就看见最底下那本的封皮——用蓝墨水写着“周明远”,字迹遒劲,边角磨得发毛。

“这是周县长以前的笔记本。”

阿姨端来杯凉茶,放在他身边的木箱上,“他当秘书那几年,天天往村里跑,笔记本里记的全是啥时候浇地、谁家的麦子该收了,还有老支书骂他‘写材料净说屁话’的话。”

林舟翻开笔记本,纸页脆得像薄饼,第一页记着1998年大旱:“老支书说‘别在办公室瞎琢磨,跟我去地里’。

我们挖了一夜渠,手上磨出血泡,老支书从怀里摸出个烤红薯,烫得我首跳脚,他说‘甜不?

这才是干活的滋味’。”

末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麦穗,旁边标着“红薯真甜,比材料甜”。

他一页页往下翻,记的全是家长里短的事:“东河村李大爷的牛丢了,帮着找了一下午,在泵站后面的麦秸垛里找着的,牛嘴里还叼着半根麦子苏家村苏老栓的苹果熟了,送了我一筐,甜得齁人,他说‘明年多种点,给你留着’”——看到“苏家村”三个字,林舟心里一紧,苏晓爹不就叫苏老栓吗?

“小伙子,看入迷啦?”

阿姨笑着说,“周县长当年跟你一样,也是选调生,刚来的时候写材料也被骂‘没高度’,后来跟老支书跑了半年田埂,写的材料就不一样了——字里行间全是泥味,领导反而夸他‘懂行’。”

林舟把笔记本小心地放进文件夹,抱着去办公室改通知。

这次他没犹豫,在“强化水利设施保障”后面加了句“重点保障东河村、苏家村等片区泵站供水,明日起安排专人盯守输水进度”。

主任看了,把纸扔他脸上:“我跟你说多少遍了?

别写这些具体的!

苏家村跟抗旱有啥关系?”

林舟捡纸时,笔记本从文件夹里掉出来,正好落在“苏家村”三个字上,那行“红薯真甜”的字迹,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他攥紧笔记本,没说话——心里突然生出点底气,觉得自己没写错,就像周明远当年,敢把烤红薯的甜味写进材料里。

第三幕第二天一早,林舟被主任打发去东河村:“你不是爱写泵站吗?

去盯进度,顺便看看村民有没有‘思想动态’,回来写个汇报。”

他骑着镇里的旧自行车,车座硌得屁股疼,刚出镇口,“砰”的一声,车胎爆了——胎上扎着根带泥的麦穗,金黄的麦芒还沾着露水。

他推着车往田埂走,裤脚沾了满腿泥,路过苏家村果园时,听见有人喊他名字。

抬头一看,苏晓正踮着脚够树梢的红苹果,碎花裙上沾了片叶子,看见他,举着苹果跑过来:“林舟!

你咋在这儿?

车胎咋爆了?”

“主任让我去东河村盯泵站。”

林舟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刚出镇口就扎了,正愁没法子呢。”

苏晓拉着他往果园棚里走:“我爹昨天刚补过拖拉机胎,有工具!”

棚里堆着麦秸垛,墙角放着打气筒和橡皮膏,苏晓蹲在地上,拿起老虎钳夹着橡皮膏往胎上贴,手指沾了黑胶,像抹了层墨。

“我爹说东河村泵站的水管裂了,一队和三队抢水,吵了一早上。”

苏晓边补胎边说,从兜里摸出个苹果递给他,“刚摘的,甜,你先吃着。”

苹果上还带着露水,林舟咬了一口,脆甜的汁水流进嘴里,比办公室的茶水好喝多了。

补好胎,两人骑着车往东河村走。

田埂坑坑洼洼,车把晃得厉害,苏晓坐在后座,手轻轻抓着他的衣角:“你在镇里还好吗?

主任没骂你吧?”

林舟心里一暖,回头说:“没事,就是写材料总挨骂,不过我找到本周县长的笔记本,他当年也挨骂。”

苏晓笑了:“那你跟他学,多往田里跑,别总待在办公室。”

到了泵站,果然围了群村民,吵得脸红脖子粗。

三队队长拍着机器骂:“凭啥先给一队放水?

俺们的麦子都快枯死了!”

一队的人也不甘示弱:“泵站是俺们队先修的,轮也轮不到你们!”

林舟挤进去,刚要开口说“分两个口放水”,就被三队队长推了个趔趄,差点摔进泥里。

“毛头小子懂啥?”

队长叉着腰骂,“穿个白衬衫就来指挥?

滚回办公室喝茶去!”

林舟站稳脚跟,攥紧拳头想反驳,余光瞥见苏晓站在远处,手里还攥着个没递出去的苹果,紧张得指甲掐进果肉。

他突然就没脾气了——刚上班就跟村民吵架,传回去主任又要骂他,还会连累苏晓家被人说闲话。

“叔,您别生气。”

他放低声音,“我就是来看看,不是指挥。

要不咱先看看水管能不能接两根软管,这样两边都能浇上,我帮你们找工具。”

队长愣了愣,没再骂他,只是哼了一声:“找不着软管,说啥都白搭。”

这时,苏晓跑过来,把苹果塞给林舟:“别跟他们吵,饿了吃苹果。

我爹说村里有软管,我去拿!”

她转身往村里跑,碎花裙在麦田里晃来晃去,像只蝴蝶——林舟看着她的背影,咬了口苹果,甜里带着点酸,突然觉得,就算挨骂,能站在这田埂上,听着村民的吵架声,闻着麦秸秆的味,也比在办公室改那些没味的材料强。

(第一章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