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行规:不同情。
第二条行规:不好奇。
第三条行规:不回头。
血的气味很旧了。
铁锈味混杂着肉类腐败后的甜腻,被房间的暖气一烘,凝成一种具象化的粘稠,贴在鼻腔黏膜上。
陈默戴着乳胶手套,站在客厅中央,像一座孤岛。
他眼神平静,近乎漠然,扫视着这片狼藉。
血迹喷溅的轨迹、倒伏的家具、地上用粉笔画出的人形轮廓——这里在七十二小时前,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搏斗,以及至少一条生命的终结。
他的工作,是让这一切消失。
“现场共两人。
目标男性,三十七岁,死于锐器伤,失血过多。
另一人为女性,轻伤,己逃离。”
他对着空气低语,声音被脸上的N95口罩吸收大半。
这是他的习惯,用语言确认信息,梳理流程。
他开始工作,动作精准得像手术机器人。
特制的生物酶清洗剂能分解血红蛋白,强效氧化剂处理顽固污渍,紫外线灯检查有无残留。
破碎的物件被分类装袋,地毯卷起,甚至连空气都用臭氧机彻底净化。
不同情,不好奇。
他只是问题的解决者。
三小时后,房间焕然一新,甚至带着一丝消毒水过后的清新。
除了空荡,这里看不出任何悲剧的痕迹。
陈默掏出手机,点开一个名为“清单”的加密文档。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代号、日期和简短的备注。
他在最新一条“代号:夜莺”后,标记了“己完成”。
然后,他准备键入下一条待办事项。
就在这一刻,手机屏幕突兀地闪烁了一下,“清单”文档自动刷新。
一条全新的记录,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列表的最顶端。
客户:老鬼内容:处理自身遗体。
地点:城北老锅炉厂。
时间:24小时内。
状态:待处理陈默的手指僵在半空。
老鬼是他的老主顾,一个专门为他提供“脏活”情报的中间人。
合作五年,谨慎,惜命。
“处理自身遗体”?
这不合行规,更不合逻辑。
一个处理死亡的人,为自己预订了死亡服务?
他凝视着那条记录,眉头微不可查地蹙起。
这像是一个玩笑,一个陷阱,或者……一个绝望到极致的人,最后的、扭曲的求救。
他违背了“不好奇”的行规,指尖在屏幕上悬停,试图解析这背后的含义。
突然,公寓的门铃响了。
声音尖锐,划破了夜晚的寂静。
陈默的身体瞬间绷紧,像一头被入侵了领地的猎豹。
这个安全屋,除了“清单”上的客户,无人知晓。
他无声地移动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望去。
门外站着一个人,一个他绝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的人。
是林桉。
那个追了他整整三年,像影子一样甩不脱的刑警。
他穿着便服,夹克被雨水打湿,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
他怎么会找到这里?
陈默的大脑飞速运转,评估着风险。
战斗,逃离,或是……他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老鬼”的订单,一个荒谬的念头闪过。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情绪,缓缓打开了门。
“林警官。”
他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稀客。”
林桉看着他一尘不染的客厅,鼻翼微动,似乎想捕捉什么气味,最终却一无所获。
他扯出一个没什么笑意的笑容,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声音沙哑而疲惫:“陈默,废话少说。
开个价,帮我让一个人……彻底消失。”
说着,他递过来一张折叠的纸条。
陈默没有接,只是冷静地看着他。
一个警察,来找一个他怀疑己久的“收尸人”,做一笔非法的买卖。
这比他刚才看到的自毁订单,更加荒诞,更加危险。
“林警官,你找错人了。”
陈默说。
“你看看再说。”
林桉的眼神里有一种近乎崩溃的固执。
陈默沉默片刻,终是接过了纸条。
他慢慢地、慢慢地将其展开。
纸条上,没有名字,没有地址。
只有一张打印出来的、清晰的半身照。
照片上的人,穿着他常穿的灰色衬衣,眼神平静,面容冷漠。
那是他自己。
——第一章 完——---第一章创作解析与钩子:1. 角色立信与世界观铺垫:· 开头三行行规,瞬间建立主角的职业特性和内心法则。
· 通过专业、冷静的现场处理细节,让“收尸人”这个设定变得真实可信,塑造了陈默冷静、专业、抽离的形象。
2. 核心悬念(主钩):· 老鬼的“自毁订单”:这是贯穿主线的巨大谜团。
为什么老鬼要这么做?
他知道什么?
他的死会揭开什么序幕?
这个钩子首接关联故事核心。
3. 情节张力与反转(次钩):· 警察林桉的到访:死对头的出现,立刻将平静推向危险,制造了紧张的戏剧冲突。
· 终极反转:林桉的目标,竟然是陈默自己!
这个结尾颠覆了读者的所有预期,制造了巨大的“怎么办?”
悬念,迫使读者必须点击下一章。
4. 细节与伏笔:· “清单”的加密性与自动更新,暗示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系统或势力在操控。
· 林桉的“疲惫”与“固执”,暗示他可能也身陷某个巨大的麻烦之中,为后续角色的复杂化埋下伏笔。
最新评论